2009/02/22

是否應第二次發放消費券?

據說行政院在考慮第二次發放消費券
不過一切要等九月才會再做決定

姑且不論經濟或財政的問題
這裡倒是有個道德倫理的觀點
不需要說明什麼道理
說個故事就好了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畫說最近我在看日本文學家
吉川英治著作的<新書太閤記>
裡面有段故事是這樣的

據太田牛一的<信長公記>記載,天正10年
織田信長在安土舉行盛大的新春賀年會
安土是當時織田信長的居城
所謂桃山安土時代就是指這個
在信長的推廣下,是日本歷史上文化最璀璨的時期

離題了....

以下摘錄自遠流出版公司 "新書太閤記 第陸卷"
吉川英治 著 戴佳依 譯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(前略)
正月時,前來賀年的客人陸陸續續進入安土城
都只是為了見信長一面,親口向他賀年。
結果竟使得總見寺山的廣大石階,大門,乃至於內屋
都呈現出雜亂的景象。......(略)

甚至還有人被擠死,這是今年的特殊狀況,往年
都不曾發生過如此巨大的騷動。其原因是信長在
除夕夜裡說了一句話:「元旦的賀客,不論來者為何人
一律賞百文禮錢。一來是為了賀新春,二來是使他們能
平安無事的度過這一年。......(略)讓他們拿個百文紅包
,也說的過去呀!......(略)」

(註:當時一百文其實也沒多少,大概只能吃一個禮拜的米)
(中略)

因此,各方之人都來到山上,造成人山人海
甚至鬧出了人命的混亂狀況。
然而,來到這裡的人,都覺得非常值得,......(略)

(中略)

首先,觀賞總見寺毘沙門的舞台,再從表門進入三門
從主殿再進入庭院,然後在此向信長拜年。

雖然四處皆是人潮,但最重要的人物-信長,卻未出現。

(中略)

一般人根本不知道,安土城中竟然還有個美輪美奐的「御幸間」
由於信長不知道天皇何時會至此行幸
為了表明自己的忠誠,因此準備了「御幸間」備用。
眾人知道這一點之後,紛紛表示:「有幸拜觀至尊之御座,
將會成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。這真叫人興奮哪!」

(中略)

「請從後門出去吧!」
眾人便很自然地成群結隊沿著青竹短牆走到廚房,然後
從後門走了出去。
沒想到居然在此處,看到信長和近伺們,站在草席上。
「不要忘了拿禮錢,千萬別忘了拿一百文的禮錢哦!」
信長親手拿著禮錢,朝群眾丟去。

(中略)

堀久太郎奉命擔任奉行,......,但是,群眾歡呼的聲音
卻顯示出自己未免太杞人憂天了。

「這實在是個很好的構想。對前來參賀的人而言,
這會是他們一生最大的喜悅,而得到你所施予錢財
的窮民們,也會認為這不是普通的錢。......(略)
眾人皆作此想,官員們也欣喜不已。這等善事,在
來年正月,以及接下去的幾個年頭,接援為吉例,
豈不是皆大歡喜嗎?」
到處有人不斷地稱讚主君。

這時,信長卻出人意表地搖搖頭,說道:
「不會再有第二次了。如果窮人的喜悅,反而變成
一種狎近的心情,那麼,就會成為執政者的負擔了。」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故事就到這邊,前面這麼長只是鋪梗而已
重點是信長公的最後一句話
就是這麼一回事

當然這是小說的內容啦,不過雖然是杜撰的
仍然有發人深省的地方,看閒書未必不好
這也才是所謂的開卷有益

所以政府是否應第二次發放消費券呢?
於道德倫理的層次來看
答案很明顯了

是否台灣的國民這麼容易就陷入了狹近的心情呢?
是否這種狎近的心情,已經成為執政者的負擔呢?
政府發放消費券,是否是國民的一種喜悅呢?
又是什麼人,不帶喜悅呢?

以此為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