黴菌與證券化...
(壹)前言:
近來居住於淡水地區,發現淡水氣候雨黴菌關係
另外將臨期中考,於讀書時發現證券化之相關事項
故作本文探討其關係
(貳)本文:
一.黴菌與證券化之關係
沒有關係,故可分開探討
二,黴菌
來到淡水快兩年了,搬出來住也有一段時間了
最讓我困擾的就是淡水這該死的天氣..
我常在說,跟高雄比起來,台北實在是不合人居
物價比起來相對高,特別是農產品(因為農產運銷的特性)
房價也高(房價高相對租金也高)
天氣又不好,春天:梅雨季節,下雨
夏天:颱風季節,下雨,晴則悶熱氣溫高,雨則悶濕氣溫高
秋天:秋雨,算是四季中最怡人的季節了
冬天:冬雨,氣溫低,淡水則是全台最低溫
但是台北仍然是人口聚集的首都,所以工作機會多
總之,因為天氣不好所以有件事讓我很困擾
每當濕氣提升時,我的櫃子就會發霉~"~
早知道就不要買組合櫃,但是學生哪來的錢買原木傢俱呢?
雖然容易長黴的塑合板裸露面用光滑表面處理了
但是即使有包上外皮美化處理的表面,在濕度高於80%仍然會發霉
所以我已經練就用鼻子聞就知道櫃子發霉的功力了
而處理方法就是擦掉
這實在讓我很困擾,因為我是個有過敏氣喘的人
不曉得黴菌會不會造成什麼影響
現階段表面上是沒影響的,但是搞不好我的氣館已經發霉了XD
三,證券化
剛讀完企業風險
發現這幾年來,什麼東西都可以證券化,什麼都可以做基金
(不行,這都要拿去做雞精)
REITs不動產證券化
金融資產證券化,包含房貸,信貸等債權
ART新興風險移轉工具中的風險證券化,比較近期的就是巨災風險
還有前一陣子的氣象基金
而證券化的東西就可以包裝成金融商品販售,最佳方法就是基金
所以一個基金其實就是包裝了很多層的金融商品
例如:
次級房屋貸款-->證券化-->販賣給基金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
-->包裝成次級房貸基金-->販賣
而最後一層的販賣甚至是:
銀行賣給美國非銀行金融機構-->賣給歐洲非銀行金融機構-->賣給歐洲人
這樣轉來轉去的,最後一層的散戶或一般投資大眾
應該很難看到背後的風險
這時候基金經理人或代銷就會告訴你一句話:
「這個基金獲利能力很高的,且至少也能保本,建議你可以投資」
像最近另外爆的連動債
當初代銷或經理人也都是保證保本的
結果現在7成左右都蝕本了
(參)結語
所以XX證券化的系列商品似乎值得深入探討
但我初步認為,證券化商品或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
投資時不應只看獲利能力(通常推銷都是告訴你獲利能力有多好)
更重要的是風險,但是若為包裝很多層的商品
光是契約書上告訴你的還不夠,因為那頂多往前推一層而已
所以我到現在還是覺得,要投資一個東西必須先"研究"
而研究是很花時間,很花心力,並且必須具備很多知識才行
由上,還可跟我之前打的智囊團概念相對應
也就是我相信憑我一己之力,是無法達到"投資"獲利的(除非投機)
(肆)附錄
最後提到一個東西:外幣存款
像花媽銀行推出的最高6%外幣存款
是利用最近美元貶值,相對有些貨幣升值,且在該國內存款利率較高
例如澳洲的6% (應該沒錯)
像日本的存款利率長年以來都是0%
但是是否保證外幣存款能賺這麼多呢?
那就必須考慮到匯率,國際匯兌,甚至是該國的貨幣政策
而我覺得這是一個很~~~~~大的question
所以,let's see
基金獲利能力不保證基金最低收益,投資人應先詳閱投資公開說明書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